■[風格簡介]
基本上,空間是開放的,綠意與自然素材是必須,你會在峇里島的烏布看到就地取材,架構以竹或木為支撐的草編屋頂的高架住屋.傳統的峇里島式住家,不同功能 的空間代表人的頭、手、腳……,祖先,神靈廳、臥房、客廳、廚房與糧倉……都是獨立的單元,住家與外界以砌石牆相隔,大多佈滿綠意盎然的植披.有95%的 峇里島人信奉阿加瑪印度教(Agama Hindu),不同於回教,融合了印度教、佛教、原始宗教的阿加瑪印度教,非常尊重自然,強調萬物共生,所以好的神像保謢神要拜,壞的毀滅神也要祭祀,也 因而養成峇里島人對異文化接受的包容度,因為生計及宗教的需求,男生從小就必須學會木雕,女生則要學會跳舞敬神,在這樣的環境養成下,峇里島人有著天生的 藝術細胞,所以又有藝術島之稱.由於峇里島的印度教是經由爪哇島傳來,傳統峇里島的文化有鄰近爪哇島的影子,最明顯的例子反映在峇里島的居家空間,像是木 門窗的雕刻,在西方文化進入峇里島後,引進了所謂的西方的建築文化,擅長截長補短的峇里島人很快就吸收融合成為自己文化的一部份,而這也反映在居家空間 上,但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時,峇里島人並沒有拋棄舊有的文化,而是更融合了傳統的木雕、石材、色彩,形成了新峇里島風格.
■(一)空間規劃:
a.涼亭式住屋開放的空間與自然結合:峇里島空間特色在於與自然的結合,因為氣候的影響,峇里島沒有冬天,所以除非私人隱密空間,公共的空 間多半是開放式的,只用竹簾來擋光或避雨,且利用開放式的空間,結合庭院或自然的景觀,將自然帶進室內,花園有縮小版的發呆亭(pavilion)供休 憩,無論是否有實牆,皆有工法純熟,層層上升的茅草或草編屋頂(thatchedroofs)讓熱空氣散去.
b.遮蔭簷廊:以廊柱支撐,由屋頂延伸的篷,來增加室內室外空間,同時維持室內涼爽,透過竹簾或推式葉門片進入室內,進而削弱的陽光.
c.庭院製造自然景觀:重視自然的峇里島人,家家戶戶都一定有庭院,不管大小,都一定要在戶外種上綠色的植物,製造出自然的景觀,讓人放鬆身心.
d.水景營造自然律:宗教影響,水景是峇里島傳統空間必備的元素,因為水代表著生生不息的力量,而這帶進新峇里島風格中,就成了營造自然氣息的重要元素,水景不一定要做大,也可用陶甕加幫浦做個簡單的水景,讓空間流著流水聲.
e.大扇窗引進光源:採光好是新峇里島風格最大的特色,引進光線的方法很多,在峇里島多用大扇窗來帶進光源,讓空間看起來更為明亮.
■(二)色彩運用:
a.紅瓦白泥牆的建築:在峇里島蓋房子不能超過一椰子樹高(大約是3層樓高),屋頂為斜頂式,其屋瓦以瓦自然的顏色為主,像是紅色或橘色,再配上粗糙的白灰泥牆,在建材的選擇上大多以富自然氣息的為主,像是陶磚、洗石子或石材都很適合,這就是峇里島風格的建築特色.
b.以自然色彩為空間的主色:峇里島人非常注重配色,不論是自身的穿著或是居家空間,甚至祭品顏色的整合都很講究,不過峇里島人偏愛土黃色,因為這是土的顏色,代表著人對自然的尊敬,居家空間的壁面,多半以土黃色為主.
■(三)材質搭配:
a.在居家空間中掛上紗幔:夜晚在沒有牆面的臥室入寢,涼風、蟬唧蛙鳴及花草芳香伴隨著惱人的蚊而來,所以一張由高高的圓形草篷屋頂,披洩而下圈住的床鋪,或是層層覆住四柱床周圍的白色棉紗帳是必備的,在早晨睜開雙眼即看見自然與綠意.
b.採用藤、柚木、竹、香蕉葉和樹皮、海草等自然材質:峇里島是印尼出口傢具的大宗,而其中又以藤類製品產量高居全球榜首,除了選擇傳統的藤製品外,近來也開始風行以藤、香蕉葉及樹皮或海草混編的傢具.
■(四)傢俱傢飾擺設:
a.傳統木雕及石雕的結合:木雕及石雕是峇里島人民重要的生存產業,峇里島人對木雕及石雕的傢具或傢飾都很喜愛,在傳統及新峇里島風格營造上,這兩樣是絕對不能少的,不過新峇里島風格在木雕及石雕花樣的選擇上,以簡潔大方為宜.
b.質樸傢具與傢飾:室內多為白牆,傢具功能簡單,以當地盛產的柚木、竹、及藤製為主,原木傢具材質厚實具手作樸質感,未加多餘修飾,因此,給予使用者原始自然感覺,但同時又具藝術感,竹片及藤編傢具則多輕巧,因應溼熱的天氣,椅背必定鏤空,以給予使用者通風舒適.
c.手工的質感:峇里島居民猶如熱帶的原住民,生活單純,民風樸實,所以也創造出不少手工製作,帶有民族性色彩的產物,尤其是木製傢具往往 具有原始曲線,質感也較為粗獷,座椅鋪上軟墊,包覆大量色彩鮮明圖案豐富的手染棉布,或以棕櫚葉編織的墊子為地墊供坐臥,平織素雅亞麻布、印上當地自然花 葉的棉布、蠟染及綁染的織品,傢飾品多以木雕成及棕櫚葉編織而成.
- Sep 25 Wed 2013 14:20
峇里島風格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